

來到法國巴黎的第一個禮拜,我想記錄一下這禮拜所發生的大小事。
在飛機上度過第一天,14小時的飛行時間,我不知道我怎麼挺過來的....到目前還是覺得很神奇。
出了機場呼吸了第一口巴黎的氣味,恩~~是冷的。
碰到的第一位法國人(接機的),恩~~不太想跟我講話...

前往寄宿家庭,並且吃了在法國的第一餐,庫司庫司小米與番茄蔬菜湯,一旁還有小美女陪伴 (吃的滿臉都是)。
原則上在寄宿家庭吃的早餐都是可頌、麵包、長棍、奶油、果醬、巧克力醬、咖啡、果汁、保久乳、優格等等。簡單、方便、便宜、快速為主...
晚餐比較會有變化。可能是義大利餃、義大利麵、馬鈴薯與炒蛋等等,也是以簡單、方便、便宜、快速為主,不會有想像中的「法式料理家庭菜」出現。



花最多的時間應該是「交通」:搭地鐵與走路。
與台灣一樣,上下班時間通勤的人特別多。但衛生環境做的不是很好....有尿騷味,也有遊民在地鐵站抽菸。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總是會有陰影處。

看到這張像蜘蛛網一樣的地鐵圖時,令人讚嘆巴黎百年(1900年開始)的地鐵發展歷史。


為了在法國生活,我也是努力學習法文。
學校老師不錯,全程法文溝通,不管你聽的懂不懂,反正就是全法文。
我體悟到一個重點,請用「心」去聆聽...
老師用法文去解釋法文,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老師你就像是從外太空來的火星人...
就算我非常努力用心去猜測你在說什麼,還是比不上Google大神給我按兩下翻譯。
恩~語言嘛,再多點時間給我可以的。













課後之餘,當然就是四處走走晃晃,看看名勝古蹟、參觀教堂與博物館等等。
這第一個禮拜我跑了.....
凱旋門:巴黎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獅凱旋門,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
艾菲爾鐵塔: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也常稱為巴黎鐵塔)是位於法國巴黎第七區、塞納河畔戰神廣場的鐵製鏤空塔,世界著名建築,也是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
馬德萊娜教堂:馬德萊娜教堂是法國首都巴黎第八區一座教堂,新古典主義風格,周圍是52根高20米的科林斯圓柱,原來是為了紀念拿破崙軍隊的榮耀。
傷兵院:榮軍院(法語:L'hôtel des Invalides)。位於法國巴黎第七區,是巴黎一座重要的古蹟。榮軍院始建於1670年,由當時法王路易十四下令建造,是一家用來接待及治療退伍軍人及抗戰後殘疾軍人的醫院。
















身為一名廚師,來到美食聖地,法國巴黎當然就是一直吃!
全部的菜餚不管是法式、義式,都讓我覺得很神奇、很驚艷。
當然在菜餚的品質上有高有低,但有個重點,我所品嘗的菜餚到目前為止,跟我在台灣做的法菜或所品嘗到的西式料理,「落差超大」。
會是原食材的關係?或是烹調的手法呢?我還需要再多點時間去了解...
然而好的餐廳不論國界。我品嘗了兩間餐廳推薦給各位:
「蹦啾台灣人巴黎走跳」紀錄我第一個禮拜的法國生活|從主廚的角度看世界chefeye|Bonjour c’est ma première semaine à Paris|first week

【Chef Michael Kuo】1985年生,有點年紀的台灣Chef。參加國內外餐飲比賽、歷經大小餐廳飯店工作,創業開店。毅然決然放下手邊穩定的工作,決定跳脫舒適圈,前往法國巴黎藍帶餐飲學院求學。
Born in 1985, Taiwanese chef. Participat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atering competitions, work in restaurants, and start a business. Resolutely put down the stable work at hand, decid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omfort zone and go to the Le Cordon Bleu School in Paris, France to study.
Follow me on Facebook 追蹤「從主廚的角度看世界FB粉絲團」
Follow me on Instagram 追蹤「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