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njour à tous !vous avez bien?
Bienvenu pour une nouvelle article de chefeye.com
c'est une plaisir de vous retrouver.
Aujourd'hui, je voudrai parler La Maison d'à Côté
Hi every one , how are you ?
welcome back for new article of chefeye.com
it's pleasure that you return.
Today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La Maison d'à Côté"
各位讀者大家過的好嗎?
歡迎回來閱讀新文章「#chefeye從主廚的角度看世界」
今天我想介紹米其林二星餐廳"La Maison d'à Côté"!


隱藏在距離巴黎約200公里的美麗小鎮「蒙特利沃爾Montlivault」,這裡有一間米其林二星餐廳「 La Maison d'à Côté」,主廚Christophe Hay。
Le chef Christophe Hay
Né le 13 juin 1977 à Vendôme, il a grandi à Cloyes-sur-le-Loir (Eure-et-Loir). Christophe Hay réalise ses études au Lycée Hôtelier de Blois avant de rejoindre la brigade d’Éric Reithler au restaurant étoilé Le Rendez-vous des Pêcheurs. La rencontre avec ce Chef y sera décisive tant côté professionnel que humainement.
En 2002, Eric Reithler le présente à Paul Bocuse, qui recherche alors un Chef pour son restaurant Le Bistro de Paris à Orlando, en Floride. Christophe y fera la promotion de la cuisine française pendant 5 ans, dans l’exigence et la tradition de Monsieur Paul, tout en accompagnant l’essor des produits biologiques aux Etats-Unis. De retour en France, Christophe Hay s’installe dans les cuisines de l’Hôtel de Sers au sein du Triangle d’Or parisien. A partir de 2010, il accompagne l’expansion du groupe hôtelier Bessé Signature sous la présidence de Mme Jousse en supervisant progressivement les cuisines de l’Edouard VII puis du Bel-Ami. En investissant les murs de La Maison d’à Côté, il réalise maintenant son souhait de revenir dans sa région natale, au plus près des produits qu’il a sélectionné, pour y proposer à ses clients une cuisine aussi savoureuse qu’exigeante dans un cadre chaleureux et convivial. Désormais sa Maison compte parmi les incontournables étapes gourmandes du Val de Loire.
他於1977年6月13日出生於旺多姆,在盧瓦爾河畔克洛耶(Eure-et-Loir)長大。Christophe Hay在布洛瓦(Louis)的LycéeHôtelier學習,然後在米其林星級餐廳Le Rendez-vous desPêcheurs加入ÉricReithler的團隊。與這位廚師的會面在專業和人道方面都是決定性的。
2002年,埃里克·瑞斯勒(Eric Reithler)向他介紹了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他正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Le Bistro de Paris餐廳尋找廚師。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將以保羅先生(Monsieur Paul)的風格和傳統在法國推廣法國美食長達5年,同時伴隨著美國有機產品的發展。克里斯托弗·海(Christophe Hay)回到法國,定居在巴黎金三角的塞斯酒店(Hôtelde Sers)的廚房裡。從2010年開始,他通過逐步監督Edward VII和Bel-Ami的廚房,支持在Bousé女士主持下的BesséSignature酒店集團的擴張。現在,通過投資La Maison d'àCôté的城牆,他實現了自己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並儘可能靠近他選擇的產品的願望,在溫暖和友好的環境中為客戶提供美味和高要求的美食。她的房子現在是盧瓦爾河谷重要的美食站之一。

主廚Christophe Hay曾經在 保羅·博庫斯(Paul Bocuse)底下工作。

餐廳門口的擺設非常有居家感,沒有餐廳的感覺。

當然少不了米其林寶寶...

用餐環境寬敞、乾淨,簡單的擺設不會太過複雜。


有佳餚,一定要搭配美酒。餐廳內的開放式酒窖。

非常開放式的廚房,可以看到主廚在用心料理。
我第一次看到廚房的地板是木質地板,地板與工作檯面都保持得很乾淨。
而且廚房很安靜,沒有吵雜的聲音。也不會有嗆人的油煙味。
不得不說Chef Christophe Hay 將廚房管理的非常非常完美,這是需要學習的地方。

餐桌上簡單的擺設,完美的投射燈光。
很令人意外的是這裡沒有撥放音樂,我想應該是希望來用餐的各位可以把精神完全集中在交流與餐點。

菜單,分為三種價格。
第一:9道菜178€、搭配餐酒265€。
第二:6道菜128€、搭配餐酒185€。
第三:4道菜88€、搭配餐酒125€。
我們今天選擇的是6道菜,並另外選擇了一瓶白酒。

口感滑順,味道上不會太酸,而且也不會有太嗆人的酒精味。好酒~~

首先上來的是 brioche 布莉歐,是一種奶油小餐包。

我沒有吃過如此厲害的brioche,外皮稍微有點酥脆,內裏口感綿密,調味適中。光是這brioche就已經讓我讚嘆不已。


請容許我的愚蠢,因為我想不到任何適合的文字去描述他。
感覺上是馬鈴薯,又像是魚肉,又像是起司,包裹在結晶的外殼中。



魚子醬、起司、節瓜。非常清爽並且開胃的一道菜。




油封番茄、酥脆餅皮、九層塔冷魚湯。
油封番茄與酥脆餅皮的搭配令人驚艷!魚湯中的魚,聽主廚說是在附近的河邊抓來的,口感Q彈,料理的技術絕佳,九層塔的出現令人想起台灣味。

鰻魚、茴香,鰻魚的醬汁是煙燻過的,而且居然有醬油的味道!或許是廚師團隊中有日本人的關係。非常神奇!

犢牛、黃瓜、Velouté 絲絨醬汁。非常具有「春天」感的一道菜品。


主菜:蘑菇、蝦、魚肉、松露、紅酒醬汁。主廚的必殺料理。
真的,請原諒我的愚蠢,我不知如何用言語形容...所有在盤中的食材都是「完美」,不論是刀工火侯、食材搭配、擺盤或是醬汁,都無法用言語形容出我心中的感動....

甜點:鮮奶油、sobert。這一道甜品上來的時候並沒有令人驚訝的感覺,吃完之後覺得有點失望.....


但原來好戲在後頭,利用各種莓果類組成的甜品!看看那精緻的擺盤!

令人驚豔的是照片中上方的紅蘿蔔蛋糕,像一顆炸彈!從沒想過紅蘿蔔的威力如此驚人!

正當以為結束了,卻又上了三道小甜品。
這是一次非常難得可貴的經驗。
除了美味的餐點以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完美的服務」。
非常值得學習。
如果有機會來到法國,真心推薦!

地址:17/25 Rue de Chambord 41350 Montlivault
電話:+33254206230
網站:https://www.lamaisondacote.fr/

【Chef Michael Kuo】1985年生,有點年紀的台灣主廚。參加國內外廚藝比賽、歷經大小餐廳飯店工作並開店創業。2020毅然決然,放下手邊穩定工作,跳脫出舒適圈,前往巴黎藍帶廚藝學院求學。並用文字記錄生活,成立部落格【從主廚的角度看世界】
Follow me on Youtube追蹤「Youtube從主廚的角度看世界Youtube頻道」
Follow me on Facebook 追蹤「從主廚的角度看世界FB粉絲團」
Follow me on Instagram 追蹤「IG」